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00小说网 www.linglingxsw.com,最快更新六朝云龙吟前传最新章节!

    更新时间:2013-02-18

    第二十八集

    第一章

    建康,乌衣巷。

    晋国丞相王茂弘慢吞吞看著文书,良久才交给谢太傅,然後闭上眼睛,手掌摩挲著膝盖,似乎要昏睡过去。

    坐在下首的王文度却没有他那么好耐性,揖手道:王丞相!宋军入境,视我大晋朝廷如无物,岂可听之任之?

    坐在他旁边的是仆射周伯仁,今日朝中重臣在相府议事,他却一坐下来就连呼上酒,还未开始议事就连饮数杯,这时拿著酒樽,醉醺醺睁开眼睛,讶然道:我大晋朝廷如今可有物么?

    王文度为之气结。这位周仆射少有令名,身居高位,却终日沉缅於酒,好作惊人之语。当日在舟中就是他第一个说风景虽佳,奈何不得其主,如果不是大晋真的不得其主,就他这张大嘴巴,少不得要下狱问罪。

    桓大司马满不在乎地说道:宋军不过是借道而已,王侍中何必惊扰?

    宋军在江州立下营寨,重重围困,十日前已经开始攻城,哪里是借道!王文度又朝王茂弘揖手道:王丞相!江州虽小,也是我大晋土地,岂可容宋军放肆?此事关乎朝廷体面,请丞相三思!

    唔唔……王茂弘连连点头,似乎对他的话十分认可。

    谢太傅一览而过,随手把文书递给周仆射。周伯仁一下没有接住,王文度抢过来,一看之下不禁大惊失色,十万!

    谢太傅安慰道:匪寇不过千余,宋军剿过匪便罢了。

    王文度拿的是宋国的国书,因为晋帝重病,无法上朝,政事都由丞相处置,因此朝中重臣一大早都聚在丞相府中。书上写著宋军借道江州,不意遭遇匪寇,死了一名都指挥使,如今正在剿匪,请晋国予以谅解。

    看到谢太傅从容的样子,王文度暗自惭愧,自己气度终究还是有所不及。他镇静了一下,勉强道:萧侯坐镇江宁,哪里会有匪寇?即便有匪寇,以萧侯的勇武,举手便平定了,又何必宋军越俎代庖?

    玄武湖之战,桓大司马虽然在王谢两家的压力下选择了观望,但与萧道凌交情菲浅,闻言当即道:萧侯手里哪里有兵?

    王文度掷下文书,冷眼道:大司马不必诳我!萧侯当日离开建康,至少从石头城水师大营带走了过万精兵,难道面对千余匪寇便束手无策?

    莫吵,莫吵。王茂弘咳了一声,睁开眼睛,少陵侯在宁州,以他的部曲,守住大江便不错了。至於江州的匪寇,便交给宋军去操心吧。

    王文度叫道:丞相!

    谢太傅劝道:江州匪患,百姓都已迁到宁州,如今少陵侯麾下并无兵丁,只有万余部曲。因此丞相已命幼度带北府兵前去,以保宁州无忧。晋宋两国向来交好,清除边境的匪寇,也未必是我大晋一家的事。况且宋国贾太师书中已经说过,清剿江州匪寇之後,江州城池房舍,都由宋国重建,更不敢占我晋国尺寸土地。

    王文度出身世家,如何听不出他的言外之意?谢太傅这番话有几重意思,其一是只承认少陵侯手下是部曲,也就是依附於主人的家兵和私兵,而不是朝廷募集的正式军队。其二是北府兵的动向,说是保宁州无忧,实际是控制形势。第三层意思则是暗示毁掉江州城也在所不惜。

    王文度终於明白过来,王丞相和谢太傅对宋军入境毫不在意,竟然是腾出江州的土地,让宋军与匪寇斯杀。震惊之余,王文度脱口道:那伙匪寇究竟是何人?

    还能有谁?

    说话的却是周仆射,他一口饮尽樽中美酒,然後呼了口气,岳武穆,星月湖余孽。

    呯的一声,王文度肘边的小几跌落在地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程宗扬从浮凌江上岸,江畔已经有马车等候,车夫戴著斗笠,看上去有些面熟。程宗扬也没在意,把被褥裹著的贱人塞到车里,自己乘了匹马,返回城中。

    已经过了申时,程记粮铺还未曾打烊,门前的水牌上标著每石四百铜铢的价格,阶下停著几辆载满粮食的大车,祁远正和一名客人在店内商讨价钱。

    程宗扬朝他作了个手势,让他接著谈生意,自己从侧门进了院子。

    院内堆著新购来的粮食。易彪在看守放钱的仓房,他拉了条长凳坐在门前,见到程宗扬只是点头致意,报了平安,并没有起身。

    秦会之迎出来道:原以为公子昨日就回来的,却等到今日。

    程宗扬边走边道:路上长伯跟我说了。王团练那边情形不好?现在是什么说法?

    秦会之苦笑道:正是没有说法,在下才觉得事体不妙。王少爷自家不慎烧著衣服,又被家仆波上灯油,才酿成大祸,此事香竹寺大门前几百人都看得清楚,王团练自然无法委过公子。但王少爷出事的由头,却是公子身边那位美婢。王团练明面上无法委过,暗中迁怒定是少不了的……说著秦会之住了口。

    程宗扬瞧出异样,怎么?他想找我麻烦?

    我私下找过王团练的管家打听,他言语中透露,王团练知道是少爷调戏公子的美婢才出的事,在家里大发雷霆。

    朝王少爷发火?

    秦会之摇了摇头,是朝公子发火。那管家说,为著一个奴婢酿成这等祸事,直接打杀了便是,公子如此护短,好不晓事。公子若不舍得杀,就送到府中伺候少爷,事平了再还给公子。

    程宗扬火冒三丈,放屁!

    秦会之从容道:在下知道公子定是不肯的。昨日开市,我找牙人买了两名出色的婢女。公子明日赴宴,我便把人送去。

    程宗扬暗道:不如把卓贱人送给他,凭卓贱人的手段,要不了两日就弄死那小子!但这事程宗扬只是想想,自己也没有当真。

    息事宁人也未尝不可,王团练若是接了,往後两不招惹。拉他下水的事,不用再提了。

    是。秦会之顿了顿,然後道:还有件事,孟团长派了人来。

    程宗扬立刻站了起来,在哪儿?出了什么事?

    秦会之道:并不是什么大事。是鹏翼社的车马行到筠州开了家分号,昨日才租下铺面,来了十几个人。

    来的是谁?

    那名车夫走进来,摘下斗笠。程宗扬看了半晌,才从他眉眼的轮廓中找到一丝熟悉的痕迹,叫道:俞子元!怎么是你!

    程少校。俞子元行过礼,笑道:在下的易容术还过得去吧。

    什么时候化妆成个娘儿们让我认不出来,那才叫本事呢。程宗扬笑道:江州那边恨不得一个人切成两个使,孟老大怎么舍得派你来了?

    来的就我一个,其他都是从其他分社调来的兄弟。俞子元笑道:如今筠州生意好,换了筠州车马行的招牌,来赚几个钱。

    程宗扬一听就明白,鹏翼社被宋国盯上,社里的星月湖旧部大都去了江州,孟非卿怕自己人手不够用,暗中派了人来,换了名字在筠州开了家分社,一是方便自己行事,其次也是给自己安排一条後路。如果放在以前,自己会觉得孟老大过於小心,现在自己与云家安排的王团练结了仇,倒要佩服孟非卿的谨慎了。有了这些得力的臂助,自己更多了几分底气。即使与王团练翻脸,自己抱著金铢逃命,谅他们也追不上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店铺本来只够五六人居住,自己房里已经有了小紫和梦娘。这会儿又多了卓云君和申婉盈,哪里还有住处?申婉盈还好说,卓云君那贱人却是时刻不容她脱离自己的视线,绝对不能把她放到外面。眼下不是找房子的时候,程宗扬便让她们两个打了地铺,又在房内拉了道帘子。不是把她们两个隔开,而是避免被外面看到。

    秦会之买的两个美婢留在牙人处,准备明天赴宴时直接带去。程宗扬打定主意没有去看,免得见著了心软。如果因为王团练坏了自己的大事,江州之战拖延下去,死伤的可都是自己的弟兄。孰重孰轻,自己还是清楚的。

    吃过晚饭,程宗扬坐下来,开始看这两天的帐簿。城南的粥棚和知州滕甫的赞许,给自己带来不少方便。筠州人都知道程记粮铺的东家仁义,收粮价格比别处高出许多,买粮又是施粥行善的好事,颇有几个大户人家来卖粮,这两日已经收了近三千石。院子里堆的粮食不是来不及入库,而是库房已经满了,只能堆在院子里。

    这三千石粮食都是按四百铜铢的价格收的,一共用了近六百金铢。最大的一笔开销则是日昌行老板周铭业的一万石粮食,原本说好三万五千银铢,十日之内再加一成,周铭业为挣这一成利润,只怕年都没过,昨天已经传来消息,已经备好了货,只等搬运。至於价格,以金铢结帐的话,只收一千九百枚。

    程宗扬用笔杆掏了掏耳朵。手里一下有了近两万石粮,用去近三千金铢。这两万石粮食折一千多吨,全搬到粮铺来,大家只好睡粮食上了。要是直接从浮凌江运走,又太过招摇,怎么想个办法,掩人耳目才好。

    因为房间不够,自己只好拿一间库房当作办公室。比起自己以前待过的现代化办公室来,这个连窗户都没有的库房显得很寒酸。充作座椅的木箱也远远不如皮革座椅舒适,但一想到屁股下面坐著足足二百公斤的黄金,程宗扬就觉得特别安心——单是份量就压倒世上任何一张豪华座椅,实在太奢侈了。

    至於房间另外一角的箱子里,则装著一批从江州带来的烟花。一是金铢,一是烟花,能不能在筠州打开局面,就看这两样东西的威力了。

    程宗扬心不在焉地拨了拨灯芯,正思索间,院外传来一个柔和的声音,阿弥陀佛。

    程宗扬停下笔杆,听著冯源趿了鞋子,踢踢嗒嗒地跑过去,拉开门就是一句:无量天尊!接著道:喂,师太,这儿是我们道家的地盘,你要想化缘,一来天晚了,二来你也敲错门了。

    程宗扬莞尔而笑。各大宗门都以道家自居,冯源法术不怎么样,他们平山宗也没沾道家什么光,维护起道家的利益来,却是不遗余力。

    那尼姑也不生气,柔声道:贫尼自香竹寺来,欲见你家主人。

    听到香竹寺,程宗扬心里不禁暗暗叫糟,自己偷了根竹子,竟然被失主给找上门了。

    冯源道:我家公子不信这个。别以为我们程头儿设棚施粥是你们的功劳,我们程头儿那是天生的心善,跟你们佛家没关系。你知道平山宗吧?你知道今天在粥棚掌勺分饭的就是我们平山宗的大,法师吗?你知道……

    我与程公子乃是旧识。

    一句话把冯源的滔滔不绝给堵了回去。过了会儿,冯源道:程头儿,外面有个尼姑,说是找你的!

    程宗扬叹了口气,搁下笔先揉了揉脸,弄出笑咪咪一团和气,才出了门。

    一个四十多岁的尼姑立在门外,她眉眼柔和,头上戴著尼帽,手拿拂尘,胸前挂著一串佛珠,看起来也不是什么贵重木料。程宗扬看到那个自己在观音堂撞上的年轻尼姑没有跟来,心里顿时松了口气,没有目击证人,自己打死不认账,她也没辙。

    程宗扬先行了一礼,然後假惺惺道:师太可是来化缘的?来人啊,取两串钱来,给师太拿上。

    贫尼并非为化缘而来。

    那是化斋?哎呀,我们这儿不忌荤腥,没什么素食。茶水倒是素的,不知道师太……

    贫尼也非是为化斋而来。那尼姑双手合什,念了声佛号,然後道:贫尼慈音,乃是为香竹寺之事而来。

    原来是慈音师太。还真是巧,大年初一我才去贵寺上过香。程宗扬装傻道:贵寺真是灵验,听说金刚像会自己倒下来压住恶人——不过这事跟我可没关系。

    慈音慈眉善目地说道:金刚显圣,镇恶驱邪,公子得见,乃是福缘。不过贫尼亦不为此事而来。

    那就是香竹的事了,死尼姑这么笃定,先杀杀她的威风再说。程宗扬抱起肩膀,刚才师太说与我是旧识——咱们好像没见过面吧?

    慈音淡淡道:若不是如此说,如何能让贵属闭嘴呢?

    程宗扬上下看了慈音尼姑几眼,我记得出家人不打诳语的吧?

    阿弥陀佛,贵属是好辩之人,能省些口舌,想必佛祖不会怪罪的。说著她自顾自朝院中走去,一边道:出家人所需不多,公子刚才说有素茶,那便来杯素茶吧,素点府上既然没有,公子就不必麻烦。

    这尼姑一点都不把自己当外人,程宗扬只好亲自跑回去捧了茶来,请慈音在院中坐了,一边给易彪使了个眼色,让他到仓房内回避。

    师太既然不是化缘讨斋,又不是因为在下往寺里上香,不知这么晚来,找在下何事?

    慈音看了看茶水,没有饼茶么?

    杯子里泡的是自己惯喝的茶叶,没想到一个尼姑这么挑剔,还要饼茶。有也不给你喝!

    没有。

    哦……慈音浅浅尝了一口,便放下杯子,左右看了看,这院子也不大呢。

    比起贵寺是小了很多,哈哈……

    程宗扬打著哈哈,慈音倒叹了口气,檀越不知,大有大的难处。庙大了,免不了有些宵小之辈趁机出入。我一个出家的尼姑,总不好出面去管。有时候贼人出来进去,也是免不了的。
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